长耳跳鼠几级保护动物
一级。 长耳鼠是发现在蒙古的沙漠中的一种哺乳动物,尾巴很长,后腿主要用来跳跃,是濒危物种之一。跟孟极这种几乎只是生活在传说中的异兽相比,耳鼠则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即我们平时所说的长耳鼠。 主要分布于我国内蒙古西部、甘肃北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国外仅见于蒙古国的外阿尔泰。长耳鼠吻尖,眼小而耳朵极大,可以滑翔,被称为“沙漠中的米老鼠”,是人们争相寻购的宠物。但是,因为其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长耳鼠已经濒临灭绝。 生存现状 1、濒临灭绝 沙漠日益干旱、全球气候转暖、非法金矿开采的猖獗,对长耳跳鼠所生存的沙漠生态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此外,随着农业进入沙漠地区和非法采矿业,越来越多的野猫被带进入了沙漠,也成为猎食啮齿类动物的主要杀手。 2、保护措施 2007年12月10日,一个动物保护组织公布了他们在蒙古国拍摄到的长耳跳鼠的录像,呼吁人们给予长耳跳鼠更多的关注,尽快采取措施保护这种濒临灭绝的动物。长耳跳鼠耳朵一般长约4厘米,差不多是体长一半。由于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长耳跳鼠的数量不断减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耳鼠
跳鼠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跳鼠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跳鼠生活在北美洲及欧亚大陆的北部,因善于跳跃而得名,生就一副跳高的身体,长长的后脚,强壮的后腿和一根有助于在半空中保持平衡的长尾巴。其体长4—15厘米,有类似袋鼠那样的后腿,长尾巴,大眼睛,大耳朵,皮毛柔软。 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2007年12月13日,一种濒危的草原啮齿类动物的身影出现在摄像机的镜头里,让研究它的科学家们惊喜万分。 这种小动物的模样实在是招人喜欢,难怪人们亲昵地称它为“荒漠米老鼠”,而它真正的名字叫草原跳鼠,因为它行走时像袋鼠一样用后腿跳着走。 跳鼠大多喜欢在夜间活动,而白天则会待在地下的洞穴里,由于居住环境遭到破坏,跳鼠的生存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已经被联合国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动物名单。 行动组负责人说,虽然对跳鼠这种濒危小动物的保护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她相信看过这段影像后,人们肯定愿加入到保护跳鼠的行列中来。 跳鼠的生活习性 跳鼠类都有冬眠习性,它们会找一个洞茂身、筑巢,然后冬眠。以尾部积累的脂肪在蛰伏期间补充机体能量的消耗。主要食植物的种子和茎叶,危害农作物、蔬菜和瓜类,有时也捕食昆虫。 另外它没有汗腺。在冬季寒冷,黑暗而又漫长的地方,它们找一个安全、温暖的栖身之地入睡眠状态。这是克服这种严酷的自然条件,求生存的一种办法。 跳鼠一年冬眠6~9个月,但每两星期会醒来一次,可能是要小便。冬眠时,跳鼠的体温下降到稍高于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