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欣制冷设备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瀚欣制冷设备网 > 制冷设备 > 正文
忽必烈是谁?
忽必烈是谁?
提示:

忽必烈是谁?

忽必烈(1215-1294)是中国元朝的开国元勋和第一位皇帝。他是蒙古王室成员,也是蒙古帝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的孙子。 忽必烈在其兄长蒙克汗统治期间掌权,并最终接替他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他开始了一系列征服中国北方西夏和金朝的战役,最终将中国大部分地区统一在蒙古统治之下。 忽必烈以其政治敏锐、军事实力和文化成就而闻名。他建立了元朝,作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促进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商业和文化交流。 尽管取得了许多成就,忽必烈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包括他最终击败的南宋王朝的抵抗,以及威胁元朝稳定的蒙古贵族的崛起。尽管如此,他留下了持久的遗产,他的统治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南宋的结束和元朝的开始。

忽必烈是一个好人吗?
提示:

忽必烈是一个好人吗?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开创了元朝,这是蒙古族最盛大的时代。

蒙古人一直与南宋没有太大的联系,只能时不时躲躲抢抢,但是也没有实力去攻打南宋。金并侵占了北宋,只侵占了不到100年就战败了。忽必烈争取到了皇位之后,开启了自己征服南宋的过程。他把襄阳和樊城围了起来,又用回回炮战死了所有的樊城人,让襄阳投降了。虽然忽必烈想远征日本,但是那些日本所称的神风却一直阻挡着他们的道路,于是他们就开启了贸易,甚至与国外做了贸易交互,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国对外做出贸易。忽必烈的成功,一是因为他的战术高超,二是因为他的政治政策方面上有了许多的改进。但是忽必烈作为一个蒙古人,有一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在这个文章我就会论述一下忽必烈那一些可以做的更好的选择。

第一就是忽必烈与海都总是在交战状态。这其实是对两方都是不好的,也不可以保证内部的平安了而忽必烈在当自己的亲人也加入了海都一方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忽必烈亲自去与海都战斗。72岁的他在战场上却还是一如既往的熟练。忽必烈最大的缺点就是像李隆基一样,觉得自己还没有老 皇位可以多呆一会儿。这样的推迟时间是非常危险的。虽然民众都会给你一些信任,不过当你一直在推迟这件事情后,你死了,那大家不就不清楚下一个上位的人是谁了吗?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他不当皇帝,那谁当呢?她一定不要留下不清晰的身份,要不的话,历史就会重演,假如忽必烈的儿子是下一个忽必烈的话,那么就会形成三四个儿子一起争斗,要当皇位的,现非常的简短国家的寿命。回到起点就是为什么忽必烈会和海都发生这么大的战斗,我认为还是思想上有分叉的原因。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教养,比如基督教,而忽必烈呢的政治却没有满足他们的这一点,并且还打压了他们。这两个大的家族之间的战争,非常影响元朝的发展。

第二点就是他在政策上做的改变。其实我认为他这一点做的还是不错的,他知道他在攻打汉之前必须得结合蒙汉政策,这样他才可以适应汉地的国土。而他在政治管理中做的变化最大的一方面就是钞票了。为了维持国家的和平和财政的基础,他开启了股票时代。

最后来总结一下忽必烈。首先是一些大事儿,就是忽必烈对宗教的统治,虽然是中国,里边算是好的了,不过他还统一的不够,要不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家族来反叛呢?另外,有些小事,比如他在死前或者是在生时,可以先告诉人民们,要多练习航海技术,比如船的制造和预判天气等。这样他们以后就可以多多避免像日本这种悲剧了。

忽必烈能文能武,为蒙古人打下了一片巨大的江山但是如果我们在历史的轮回中揪出个人的品德与德行等,那么就会慢慢忽略整个局面。忽必烈却可以把野蛮的蒙古人和有文明的汉人以及各种各样的家族都揉杂在一起,并且可以相对团结的过下去,这应该是人中的万分之一吧!

忽必烈是谁?
提示:

忽必烈是谁?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1215年9月23日,忽必烈生于漠北草原。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所生的嫡次子。 忽必烈长大后,“仁明英睿,事太后至孝,尤善抚下。” 少有大志 忽必烈年少有大志、重视汉地的治理,早在1244年,年轻的宗王忽必烈便招揽了搜罗了各方的文人、儒生、旧臣等,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幕僚团。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 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 自立为王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 5月15日,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在诏书中,他自称为“朕”,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 为政举措 1260年5月12日,忽必烈立中书省,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 1263年6月13日,忽必烈立枢密院,以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忽必烈还建立总制院,御史台。以总制院统领全国宗教事务,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蒙汉统一 大蒙古国时期的历任大汗,虽然经由对辽、金故地的征服,与汉文明一直有接触,也往往对汉文化表示接纳,蒙古贵族却大多数反对建立一个汉式的政府;忽必烈对其在汉地的领地则相当重视,并且花费了时间去了解汉人的治国思想和儒家文化,最终以自己的领地开平为中心,建立起了一个汉式的行政中心,其后忽必烈在试图争取整个蒙古帝国统治权的同时,一直没有放弃尝试让汉人接受他作为一个中国皇帝,并为此做了一系列汉化努力。 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一共掌权34年,在皇帝位23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流亡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国。 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远超汉唐盛世。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朝不仅在疆域面积上远迈汉唐,而且在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的控制程度上也远超汉唐盛世。 对日战争 在灭南宋前后,元政府曾要求周边一些国家或地区(包括日本、安南、占城、缅甸、爪哇、琉求国)臣服,接受与元朝的朝贡关系,但遭到拒绝,故派遣军队进攻攻打这些国家或地区,其中以入侵日本国最为著名,也最惨烈。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军发动第一次侵日战争,日本史书称之为“文永之役”,以三万二千余人,东征日本。 至元十八年(1281年)七月,忽必烈又发动第二次侵日战争,史称“弘安之役”,由范文虎、李庭率江南军十余万人,到达次能、志贺二岛,却碰到台风,溺死近半。通常认为台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是这两次征日造成失败的最大原因。亦有观点认为,忽必烈担心归附军的忠诚,故而借东征日本而一举消除隐患。 修大运河 元朝统一全国后,元大都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而经济中心仍在江南。“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大都需要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主要通过隋朝修成的南北大运河北运,这条运河在海河和淮河之间的一段,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展的。要从江南运送物资到大都,迂回曲折,需要水陆并用,极其不便,为了避免绕道洛阳,元朝政府决定裁弯取直,开凿新的运河,缩短江南和大都的水路距离。 从元大都到江南产粮区,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济州和临清之间、通州和大都之间,没有便捷的水道相通。 元朝在山东境内开凿了济州河和会通河,把济州和临清连接起来,又在北京境内开凿了坝河和通惠河,把通州和大都之间连接起来。从而使得南起杭州,北至大都的京杭大运河得以全线贯通。 涮羊肉的发明 涮羊肉的发明传说与忽必烈有关。 忽必烈率军远征,嫌伙食太差,想吃清炖羊肉。厨子便宰杀羔羊,剔选羊肉准备做。可敌军突然来袭,厨子情急之下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胡乱搅和一下,就捞出来,放点配料,给忽必烈端去了。忽必烈肚子咕咕叫直叫,吃完就披挂上阵去了。没过多久,忽必烈就凯旋了。回朝后,忽必烈不忘厨子的功劳,就让他再做一次,并说味太淡,该多些配料。文武大臣吃后,皆竖大拇指。忽必烈高兴,给这道新菜赐名“涮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