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智光秀为什么叛变?
明智光秀叛变有很多的说法,有他的野心的影响,还有领导者的影响。具体如下: 第一个说法是由一位历史学家提出来的,他认为明智光秀背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想要组织信长争权夺位的野心,明智光秀其实本质是位勤王主义者。虽然历史上关于明智光秀为什么叛变的说法有很多,但是这种说法还是占领者主导地位的。 第二个是1579年,明智光秀将在战争中被人强行占有的天皇耕地全部归还,朝廷对于这件事是十分满意的,并且派人对明智光秀进行了赞扬和奖励,对于这个特殊的荣耀明智光秀是始终记在心里的。而织田信长在天正7年开始呈现出压迫朝廷的野心,当时皇太子搬到了二条御所之后,信长就想要建立第二个朝廷,这件事让明智光秀心里有了另外的想法。 明智光秀的征战历程 在追随织田信长的过程中,明智光秀越来越赢得了信任,不断被主君委以重任。织田信长和本愿寺妥协讲和后,在安土城中庆贺新年,当时担任祭典主持的就是明智光秀。之后,信长还安排他负责天皇内殿军马的演练活动。 同时,随着织田信长对于朝廷原有旧势力的清除,作为最被自己所信任的军事将领,明智光秀在政治上也开始崛起,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对主仆之间必能齐心协力,完成日本的统一并建立不世功勋之时,却因为“本能寺之变”的突然爆发,彻底改写了日本的历史,让人惊愕不已。
明智光秀为什么背叛织田信长
因为明智光秀某次听到织田信长对森兰丸许下承诺,将来会把森兰丸父亲的旧领地志贺赏给森兰丸,这志贺城当时正属于明智光秀。天正十年(1582)六月二日拂晓,织田信长的重臣明智光秀突然袭击了主君下榻的京都本能寺。织田信长身边只有少数贴身侍卫,无法战胜明智的大军,最终一把火烧了本能寺后自尽,这就是所谓的本能寺之变。虽然自己是织田信长麾下的“大红人”,但明智光秀知道自己在织田信长心中的地位远比不上森兰丸,所以心中一直惴惴不安,担心织田信长是要除掉自己。这次织田信长让森兰丸打自己的头,让明智光秀误以为织田信长是准备为了森兰丸向自己动手了,又惊又怒的明智光秀决定先下手为强,这才有了“本能寺之变”。
明智光秀为什么叛变?
1、不满信长下令屠杀山上包括妇孺等三千余人。由于光秀有读书人性格、对以仁义为本的光秀而言,对此为之齿冷,此时虽未有叛变之心,但据说已有了阴影。 2、信长令光秀进军中国,入秀吉之下。光秀不满自己的位置在他瞧不起的羽柴秀吉(此时尚未改姓丰臣)。所以有传说这是光秀开始有叛意的真正事情。 3、织田信长对部下的残酷多疑,令光秀感到日益恐惧。作为来自织田信长的敌人足利,朝仓家的明智光秀来说,一旦被怀疑或者疏远,便很容易落到和荒木村重、佐久间信盛的下场。因为明智光秀被怀疑有跟武田家通敌的可能。 4、明智光秀的野心使自己走上绝路。明智光秀宁愿背上杀害主君的污名,也要成功取得天下。可是他所得到的天下也维持了不过十天。十天一过,便成为失败者,在失意时遭人杀害。形容短命政权的"三日天下"即是由此而来。 相关信息: 关于他的身世,在历史一般说法是《明智军记》里说明智家是美浓豪族土岐家的分支,属于武田氏一派的子孙,由于明智光秀的父亲明智光纲早亡,他是寄养在叔父明智光安的城里长大的。 另外,明智光秀还是织田信长的妻舅,原因是明智光秀的叔父明智光安把三女儿嫁给了织田信长的岳父斋藤道三。
丰臣秀吉为什么杀织田信长?
丰臣秀吉没有杀死丰臣秀吉,丰臣秀吉是自杀的。 织田信长原本是尾张国的大名,于桶狭间合战中击破今川义元的大军而名震全国,后通过拥护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趁势上洛逐渐控制京都,之后正式提出“天下布武”的纲领,将统一全日本作为目标。 元龟四年,织田信长将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从京都放逐,至此室町幕府灭亡。天正十年6月,在即将一统全国前夕,于京都本能寺之变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反而自杀。他死后,部将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在他奠定的基础上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扩展资料: 织田信长为了确保家臣与士兵的俸禄不会短缺,同时为了防止地方诸势力拥兵自重,构成内部不安定的因素,于是采取“检地”,就是缩小诸势力的领地,透过固定对诸势力援助的方式,使这些诸势力逐渐降低其主体性,不但增加了自己的收成,也降低了境内发生暴动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当时各大名经常交战,农工业人口都被调集为兵,粮食短缺,必须 寻找商人外买。织田信长把多余的粮食对外卖出以聚敛财富,把过剩的失业人口专门组织成士兵,使之专业化,因此农民可以专心生产,军人的素质也提高,粮食与金钱的储备更多,也得到更有效的管理。
丰臣秀吉与织田信长是什么关系?
丰臣秀吉与织田信长的关系:丰臣秀吉最初侍奉织田信长,织田信长去世后,丰臣秀吉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x0d\x0a人物简介:\x0d\x0a丰臣秀吉(天文6年2月6日-庆长3年8月18日,即1537年3月17日-1598年9月18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封建领主,继室町幕府之后,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原姓木下,之后将丹羽长秀和柴田胜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将改姓羽柴。农民家庭出身,本是一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长死后在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x0d\x0a织田信长(OdaNobunaga,1534年7月2日-1582年6月21日)出生于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胜幡城(一说那古野城),是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