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袁阔成经典
三国演义袁阔成经典是这部评书是袁阔成老先生的经典作品,这部作品也使得评书艺术在人们心中提高了很大的地位。其他版本的三国和这个比起来,可以说逊色不少,袁老的声音很有特点,配合这个三国的题材,把这部评书中的各个人物演绎的惟妙惟肖,尤其是独特的内心刻画,总之这是评书爱好者的必听之作,而且百听不厌的传世佳作。 三国演义中人物特点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袁阔成演绎的三国演义人生感悟
袁阔成播讲的评书《三国演义》,他用现代的观点去审视历史,古书今说,每讲一个经典的故事时候,都适当的`加入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把老百姓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易懂的例子放在评书里讲解。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评书《三国演义》风靡一时的时候,袁阔成也因此而家喻户晓,人们评价他说“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
袁阔成说评书语速比较快,讲到精彩之处还加入很多动作,一招一式都干净利落,颇具风范。
小时候袁阔成经常跟着大人在书场里听书,时间长了他也学会了几段,没事就在树荫底下讲给小朋友们听,常常把吃饭都忘了。父亲看袁阔成是块说书的料,就开始有意识培养他,教他一些小故事,有一天父亲把袁阔成带到了台上。袁阔成:就给我做了一个小长衫,小大褂。我记得那是十三四岁反正是,这天听众很多说让我忙活给大家演一段,我们也不收钱,不收钱,大家解释解释,看一看,听一听我还挺高兴,一下子上舞台了,也把醒木拿起来摔这么一下,底下听众就鼓掌,这一鼓掌呢醒木也拍完了,下边也鼓掌了,我也没词了,说啊倒是就是老虎吃天了,不知道从哪下口了,这一着急眼泪下来了,就这个呀,去、去下去下去,活动,活动去。
袁阔成十六岁正式登台,十八岁出师,因其家学渊源,功底深厚,一举成名。解放后,袁阔成带头掀起了评书艺术的改革,首先撤掉书桌,使评书由高台教化的半身艺术,变为讲究气、音、字、节、手、眼、身、法、步的全身艺术。
袁阔成自幼学习古典文学,擅长说《三国演义》、《水浒》等文学名著。另外他还开现代评书之先河,他说的《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新书,风靡全国,被誉为评书之精品。在演出的时候他还打破了传统形式,在服装道具等方面作出了大胆改革。
现在年过七旬的袁阔成很少登台演出了,但对于他来说评书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袁阔成很喜欢书,但是他更喜欢说书,他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认为说书它本身就是讲话。他认为过去古代就说话,还有比说话再明白的吗,常言说得好,话是开心钥匙呀。
速求: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 精彩情节的文字稿
286.武乡侯骂死王朗
司徒王朗在曹真面前夸下大话了,说:“这次咱们来征讨西蜀,这不是眼看就要和诸葛亮见仗了吗?用不着费多大的力气,什么兵马刀枪啊,您一概甭用!”“哎哟!”曹真一听,“那仗怎么打呀?”王朗听到这儿啊,把头这么一摇,歘!把手往后一背,他在曹真的帅案前来回走了一趟。
大伙一瞧,嗬!瞧见没有?咱们老司徒是胸有成竹啦。你看看,都督问他这仗怎么打,一时啊,还不说出口来。要绷一绷,特意要这派头儿。这时,这里边的文武用眼睛都盯着这老王朗。听听吧,咱也长长见识。看王司徒怎么样退西蜀的人马,如何又让这位诸葛亮丞相来倒戈归降呢?简直这事都神了。
王朗站在帅案旁,把胸脯这么一挺,痰嗽一声:“嗯哼!嗯,都督,您问我这仗该怎么打呀,我早已经打定主意了:我就在两军阵前用一席话就说倒诸葛亮,说得诸葛孔明心甘情愿拱手称臣啊。您就放心吧!”
嘿呀!曹真一听,那可太好了!哦,几句话就能把诸葛亮给说服了,说得西蜀纳降称臣?哎呀!曹真心想:王朗啊,你这本事可太大了!不管怎么说,今儿个在大帐这儿,我还得当中夸这位老先生几句,别让他泄了气,那万一人家王朗真有这本事呢。那我得省多大事啊!
曹真想到这儿,“呵呵呵!老司徒,如果您真能够说降了诸葛孔明,那真是给陛下创建了奇功啊。老先生之口才,我是深知啊。苏秦、张仪复生,恐怕不如司徒。我放心了!要是这样,老司徒,我看咱们就不必跟他摆什么阵势了,列什么队了。老司徒单人匹马,可以到一趟西蜀大营,就把诸葛亮给说降了,这不就得了吗?”
“嗯——不不不!”王朗摆了摆手,“都督啊,那可不行啊!”
“怎么见得不行呢?”
“咱必须得把阵势摆开呀!都督,您还得把精兵摆出去,就是说呀,那人马一定得摆得整齐威武,这样才能够把诸葛亮给震慑住啊。光凭我一番话也不见得全行,也得借都督兵马之威。这样呢,叫双管齐下,先让诸葛亮看看咱的实力,然后我再陈明大义。诸葛亮是个读书人,这个人很有才学,他是一个很知时务的人,那么我还是满有把握能把诸葛亮给说降了。不亮阵,那不行不行!就是说呀,咱们得亮个相儿,让诸葛亮看看。”
曹真一听:“我明白了,这我去安排,老司徒只管放心,那今天您就早一点休息,养精蓄锐,明儿您好在阵前说降诸葛亮。”
“我向您告辞了!”嗬!王朗大模大样地捋着那胡须,迈着四方步出了大帐,回他帐中去了。回到自己帐中,安排身边的亲信,让他赶忙把最好最新的那衣服给他准备好,明日要四更起床,五更用饭,然后梳洗,要好好收拾收拾,打扮打扮,好上阵前劝降诸葛亮去。看来呀,这王司徒还真卖力气。他手底下这人也不敢笑,心说:这老头有意思!听说了,他在大帐中都督的面前已经说得很明白,要把诸葛亮给说降了。您说降就说降吧,干嘛还换衣裳啊?哦!这大概是表示恭敬的意思,对了!
甭管王朗这儿怎么准备了,人家西蜀大营呢?西蜀大营早就得到探报了,说是曹真被拜为都督了,总领关中人马,带二十万雄兵,战将不下几百员,还有一个郭淮是副都督。特别是听说这司徒王朗亲自在曹睿面前讨的旨,他愿意做随军的军师,来会西蜀的诸葛丞相。
诸葛亮只是微微一笑,也没说什么,只等着北魏军前来讨战了。诸葛孔明人家那叫真正的胸有成竹。不过诸葛亮也并不是神仙,他也不知道这王朗在曹真面前说了那么一番话,要想把他给劝降了,这诸葛亮不知道。诸葛丞相立刻升帐,大聚文武,商议退敌之策,也做了一番布置。等曹真来讨战,咱们是立刻迎敌。
第二天刚刚开完战饭,探报就来了:“曹真亲自来到阵前,请丞相您到阵前答话!”哦!诸葛亮一听就明白了,这叫兵对兵将对将。那我亲自出去看看吧!带领文武众将,杀出辕门。等把阵势摆开,丞相坐在这小车上这么一看,哟!诸葛亮笑了。他乐什么呀?一看对面这个阵容不凡哪。就这么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曹真很会用兵,用兵有法;另外诸葛亮也看出来了,曹真是做了一番苦心安排,今天曹真带的这些兵将,到阵前来的这些人吧,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哦,诸葛亮能看出来?太能看出来了!站在那儿那些军校都和一般军校不一样,有点特意拔脯亮相那劲。嗬!全都是二十几岁精壮的兵丁,战将排列于左右。看曹真带出来起码,这人马也有一万之众。尤其使人注目的事,就是那阵中的三把红罗伞,云罗伞盖呀。这三把红罗伞是怎么回事?正当中是曹真,大都督,理所当然的,有这份儿啊;上手呢,是军师王朗,下手是副都督郭淮。嗬!三把红罗伞迎风这么一飘,噗噜噜噜……嗬!上边的串铃“哗楞楞”一响,是十分悦耳啊。好大的气势啊!
就在这同时呢,曹真也在拢眼神往西蜀阵上这儿挲摸呢。曹真在马上看了看,是暗暗地吸了一口冷气呀。好厉害的诸葛亮,看这威风,仍不减当年啊!哎呀呀!曹真心想:我听人跟我说过呀,说刘备刘玄德在彝陵一战,在猇亭哪儿被陆逊杀了一个片甲不回,说西蜀是大伤元气。刘备这才死了多长时间啊,看西蜀这样子,这元气根本没伤啊。哎呀!看看人家率领的这些人马,真好似是神兵天将,一举一动是训练有素啊。看得出来?那曹真不简单啊!要不曹睿皇帝就拜他为大都督了?曹真那是一员名将,那眼睛是干什么的呀?哎呀呀!诸葛亮是值得让人钦佩。
与此同时,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军师王朗。哎哟!曹真一看,司徒王朗和自己的表情截然不同。怎么回事?王朗在马上手提丝缰,也在那儿看呢。诸葛亮这阵势他看见了吗?看见了,但是根本没放在眼角里,给人的那个感觉是不屑一顾啊。
两边的阵势全都排开了,王朗冲着曹真点了点头,那意思是打个招呼,告诉你:都督!我要过去说降诸葛亮了。曹真笑着向王朗示意,那意思好像是说:老司徒,您多劳吧!
王朗“叭”一催马来到阵前。哎哟!西蜀阵上的文武一愣啊。怎么回事啊?这曹真怎么派过这么一位来呀?头上无盔身上无甲呀,派过一个年迈的老翁来。不但没有盔甲,而且手里还没兵器,这好像是一位文官啊。看这位老翁年纪可不小了,发似三冬雪,须如九秋霜,头发胡子全都白了,看他那打扮,是峨冠博带,大袖迎风,肋下佩剑,胯下骑着一匹白马。到了阵前把马勒住了,只见他用手轻轻一捻海下的银须。瞧这派头儿,这位要干嘛呀?
王朗不慌不忙地冲着西蜀阵上拱了拱手:“魏国司徒王朗,请诸葛亮先生阵前答话!”你说多可气呀!他把官衔报出来了,他是魏国的司徒,请诸葛亮呢,称先生。人家诸葛亮是西蜀丞相啊。看来呀,王朗没承认。他这一句话倒把诸葛亮给说乐了。
诸葛亮端坐在四轮车上,手里轻摇大扇,早就看见王朗了。王朗这一到阵上来,诸葛亮就明白了。哦!不用问啊,此人一定是在曹真面前夸下了海口,他今日要在两军阵前动一动说辞,要跟我谈谈。现在人家提出来请字,自己不能不过去呀。吩咐了一声:“来!将四轮车推到阵前。”
“且慢!”左有关兴,右有张苞。二将这么一听,“什么?丞相乘四轮车要亲到阵前?那怎么能行呢?我等前往护驾!”
“哎——”丞相把扇子摆了摆,怎么?“你没看吗?王朗只身一人在阵前,我带着你们过去干什么呀?人家魏军阵上也不是说没有将校。可人家王朗为什么一个人没带呢?这大概是先礼后兵的意思。你等不必担心!”说着,军卒把四轮车推到阵前来了。王朗一见诸葛亮,他笑了:“啊呵呵!来者莫非是诸葛孔明?”
“正是!阁下就是司徒王朗吗?”
“然也!”嗬!王朗在马上把胸脯这么一挺,用手一推海下的银髯,“就是我!”
“哦!”诸葛亮点了点头,“王朗先生,你把我请到阵前有何话讲啊?”
“哎!当然有话。王朗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呢?”嗬!王朗开头就问诸葛亮,你是个知天命懂时务的人,今个为什么带来了一旅无名之师呢?
诸葛丞相微微一笑:“呵呵!王朗先生此言差矣啊!亮奉诏讨贼,何谓无名?”我这可不是无名之师,这叫吊民伐罪,我是奉皇帝的诏书,带兵伐魏。王朗把嘴这么一撇:“公言差矣!(你说错了!)常言道:‘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灵以来,诸侯割据,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嗬!这王朗之乎者也、摇头晃脑地说了一大堆。他说的都是什么呀?他这是劝诸葛亮呢。哎!按他来讲,这叫申明大义呀。他告诉诸葛亮啊,您甭提那奉诏讨贼了!奉什么诏啊?就是那诏书啊?您指的是哪份儿诏书啊?是汉献帝给刘备那份儿啊,还是现在这位西蜀皇帝刘禅新给您下了份儿诏书啊?要是汉献帝给刘备那份儿诏书,汉献帝早就完了,他也下野了,那诏书也就作废了;您这刘禅给您这份儿啊,那刘禅我们不承认,他说他是西蜀国君,谁承认他呀?所以这奉诏讨贼本身就不存在。实话告诉您,这天下不是一人天下,而是人人天下啊。常言说得好:“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啊”。桓帝、灵帝在位的时候,之所以天下大乱,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们无德呀。无德之君那就没有人拥护。董卓想当皇帝没当成,让人家给点了人油蜡了;袁术偷偷摸摸地做了那么两天皇上,后来吐血死了。袁术、袁绍、刘表、吕布在当时那是多么大的气势啊!那可真称得起是要兵有兵,要将有将,都占着很大很大的一块地盘儿。最后怎么样啊?还不是都叫我们太祖武皇帝曹操曹孟德给收拾了吗?别人不知道,您诸葛亮可应该知道。因为什么?因为您有学问啊,您看的书多呀,再说这些事您都赶上了。咱甭说别的,就是那吕布和袁绍,要不是我家武太祖曹操,谁能够降服得了啊?你们那昭烈皇帝刘备,在虎牢关哥儿仨打人家吕布都没打得了,最后不是让我们武皇帝曹操在白门楼那儿给斩了吗?官渡一战你诸葛亮不知道吗?当时袁绍那是多大的气势啊!号称雄兵百万,我家武太祖才多少万人马?十几万人马。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北征乌桓,统一了北方,那可真是大得人心啊。我家武太祖啊,解救了黎民百姓倒悬之苦,四海八方是倾心仰德呀。他可不是凭借权势成功的,这是天意啊。传到我家世祖文帝曹丕了,这位皇帝也是不可多得,他文武双全,品德才华,跟尧帝、舜帝一样,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这位皇帝当得那是名正言顺,应天合人。就连东吴的孙权,比你们西蜀势力大不大?地盘儿大不大?兵马多不多?他都在我家陛下面前称臣啦。你诸葛亮啊,有点学问,我听说过,你在卧龙岗那时候,一个人猫到那小草屋里头,关着门,抱着腿,自己拿自己比管仲和乐毅。你既然有这么大的学问,你就不能逆天行事,也绝不能够做那违背人心的事情。再说了,你也应该有点自知之明啊,就凭你,今天带着这么点人马,就敢伐我大魏?这不是瞎闹吗?你的力量太小啦!当年二袁号称雄师百万,荆州的刘表自称为八俊之首,吕布万将无敌,他们都不行,何况你这点人呢?那简直是烂草堆里的小萤火虫儿,能有多大的亮儿啊?你看看我们,今天我们这个阵势,那就像当空的月亮一样啊。诸葛亮,你赶快下马投降吧!我跟我家皇帝好好给你讲个情儿,给你个官做,比你现在这丞相保证不低,你该多美呀!
王朗以为这一席话会把诸葛亮说的变颜变色,立刻下他那四轮车,拜倒在自己的马前。王朗举目这么一看啊,这是怎么回事啊?怎么了?看诸葛亮左手捻着胡须,右手摇着大扇,微阖二目。睡着了?不能啊!怎么?觉头儿再大的人,这时候也不能犯困啊。那我这些话你都听明白了没有啊?
王朗把话也说完了,诸葛亮是哈哈大笑:“我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我有一言,诸军静听!”(我这番话不是冲你一个人说的,阵上所有的将校都得给我听着。)你说也真怪,两军阵上鸦雀无声,一个个好像都在洗耳恭听啊。诸葛亮高声对答王朗:“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我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啊!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哎呀呀!这位汉丞相诸葛亮一点没客气呀,今儿个就当着这么多的将校在两军阵前,抡圆了把这位王朗给大骂了一通。那可真称得起是舌剑唇枪,戳得王朗体无完肤啊。诸葛亮说的是什么意思啊?他说,我本来在这两军阵前,要好好听听你这位汉朝大老元臣有什么高论。今儿我这么一听啊,刚才你王朗的那番话,纯属胡说八道!桓帝、灵帝在位的时候,之所以天下大乱,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就是因为宦官作祟、佞臣捣乱,奸臣当道啊。什么十常侍啊、董卓呀、李傕、郭汜,朽木为官,烂木头,不是说滥竽充数吗?烂木头都弄顶乌纱帽带。一群狼心狗行的贪官污吏当道,奴颜婢膝的小人执政,才使得国家衰败,使百姓遭殃。你王朗啊,曾经举过孝廉,你算有点才学,尤其是你还是汉朝一个很老的臣民,理应该为国分忧、安汉兴刘啊。你不但没这么做,而反倒帮助曹操。曹操是干什么的呀?他是个篡国之贼啊。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啊。你不但不扶汉,你还帮着曹操、曹丕篡国呀。篡国就是大逆不道。所以天下的黎民百姓都恨你王朗。大概你不知道吧,要把你逮着的话,就把你活嚼了!幸亏我大汉不该灭呀,才有我家主公刘备刘玄德,在西蜀继承了汉统。今天我奉嗣君之诏书,领着兵马前来讨贼。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呀。像你王朗这样的谄谀之臣,趋炎附势的小人,你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你就应该找个地方苟延残喘、混口吃喝,以了残生就得了。你还大言不惭的在两军前说长道短地讲天数。你这个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用不了几天就要归于九泉之下了,你死之后有何面目去见我大汉的二十四帝呢?你快叫反臣曹真与我决一胜负吧!
哎呀!王朗一听这番话,当时眼就直了,手就凉了,脸儿也白了,得得得得……他浑身上下一个劲儿的打哆嗦,只觉得心里一阵剧烈绞痛,王朗大叫一声,栽下鞍桥当时绝气!
谢谢
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怎么没有桃园结义这段?
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三国演义》原来是700回版,后来精简为365回版,删掉的情节有“桃园结义”“犯长安”“李郭交兵”等。
袁阔成先生说:“365回版《三国演义》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省略了‘桃园三结义’等情节,而直接从鞭督邮刘备走代州讲起。当时导演认为刘关张三结义带有封建色彩,就有意省去了这段情节。”
袁阔成又解释说:“在上世纪70年代末,‘待业青年’是当时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他们跟着刘关张学拜把子,对社会治安来说,也许不是一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