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一下《幸运是我》的剧情?
《幸运是我》这部电影描述的是在香港感情缺失,社会冷漠的大环境下,两个身心疲惫的旅人在命运下遇见彼此,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故事。 从故事的一开始,就是接连不断地悲剧,直到最后两位主角解开心结,重新鼓起勇气,让希望的光芒照进灰暗的内心世界。整部影片传递的温度和观念,都让人有一种想要流泪的冲动。 男主阿旭母亲去世,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 好不容易熬到成年,外出打工。却又不服老板的欺负而被炒了鱿鱼。没了工作之后,阿旭的钱也很快就花没了。 他被之前的房东赶了出来,正巧遇到出门买鸡蛋的芬姨。得知她正在招租,阿旭就住进了芬姨的家。 于是,两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日子开始了。 在两人一起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之后,两人开始不断地了解对方的生活。芬姨知道阿旭是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父爱一直是阿旭缺失的东西。阿旭也慢慢的了解到了,芬姨一直孑然一身的生活到了现在,她年轻的时候是歌厅的头牌歌女,不做了之后就一直生活在这里,没有父母没有老公没有孩子。 互相扶持着生活是两人最好的结局。 我从《幸运是我》这部电影里看到的是关于香港乃至世界人与人之间情感缺失的问题。 目前社交网络空前发达,但是实在的“人”的概念却变得愈来愈抽象和缥缈。 人对人的认知从一个可以寄托感情的实在而具体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图像,一段文字。 而这部电影,则在这种大环境下给每一个观众的心底带来了一点温暖。 导演通过对两人生活的描写映射了整个香港目前的生活状态。 亲情的缺失是目前香港家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香港,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遇到的问题。 导演很敏锐的把这个问题在这个时候搬上了大荧幕。 最为导演罗耀辉的首部长篇处女座,可以说他很完美的完成了这部电影。
影片《幸运是我》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一个有温度有厚度的城市,反映在电影上也是极其有容度和深度。比如这几年的香港电影,曾经的缺失和远离,却随着《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以及这部即将上映的《幸运是我》,都因为聚焦了香港底层草民的生活日常,而让人精神一振——香港电影又回来了。不过,细细发现,其实,它根本就没有走远或消失。 《幸运是我》讲的是屌丝草根阿旭和独居芬姨之间,互成幸运星的细琐常事。两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从开始的敌对到后来的相熟,再到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的亲情相融,柴米油盐中,酸甜苦辣里,点滴细琐地容尽了对真善美的坚持与执守,是对人心向善、向真,对人性淳朴、质感的一次还原和复现。 影片没有高大上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奢靡的冷硬说教,但从芬姨的泪笑中,在阿旭的甘苦里,却切切实实能感受到、体验到一座城市的温度。温馨、温情,故而让人倍觉温暖。而这种温暖恰恰是漂泊中打拼的年轻人,和独居老人们所急需的。 虽然《幸运是我》的故事结局不具有普遍性,但芬姨和阿旭却极具代表性。先看芬姨,在老龄化社会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独居老人境遇尤惹人关注。而且,芬姨的生活状况特别令人焦心。正值此时,巧遇的阿旭成了她的幸运星。这看似天意的相识相知,却源于芬姨内心深处纯善的激活,以及孤独老者和漂泊青年的各自所需所决定的。 阿旭是一个没有归宿感的漂一代。他母亲去世,父亲不相认,血缘上,他是失去家失去根的孤独客。随着被父亲的一次次拒绝,和被后母的误解,他对家庭的认同感也日渐趋零。更重要的是,他没有事业,能干什么,想干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对社会的认知,也处于迷茫期,所以,也就不可能对社会产生认同。而心里的失落、孤独、颓废、逆反,更加可怕!在这种大背景下,当他与芬姨有了冤家路窄式的相遇,并相互取暖,互相温暖后,芬姨也就成了他的幸运星! 类似于阿旭这样的,无论现实还是心理上的漂泊无助,孤独缺失感,是当下很多年轻人正经历的不可避免之痛。这既有本身的原因,更离不开社会的因素。 芬姨、阿旭的幸运首先源于他们的真诚、朴善,而这,也是大多数底层百姓所拥有的共性之美。当然,他们的幸运更离不开香港这座有温度的城市。相对完善的社会福利,公平均等的就业机会,都让它们的相互幸运成为了一种可能。同时,这更离不开芬姨、阿旭本性的乐观、达观,坚守、执着。因此,幸运看似是一次偶然,实则是普通草民在保持本心后的一种必然。 《幸运是我》是一部有温度的电影,这种温暖感源自剧情的接地气,近生活。如今的城市体在高度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绩,但问题也显而易见,矛盾也日渐冲突。尤其是香港这种弹丸之地,压力之大,竞争之烈,可见一斑。也由此,年轻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就找到成就感和归宿感。而情感的依托,家庭的温暖,无论对阿旭还是芬姨而已,都是不可或缺的。 曾经,《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桃姐》分别为主演鲍起静、叶德娴收割到金像奖影后桂冠。而今,凭借着在《幸运是我》中对芬姨的精彩演绎,惠英红或将为自己赢得第三个金像奖影后殊荣。
电影《幸运是我》是爱情片还是什么片?
幸运的生活
文/梦里诗书
关于阿尔茨海默的电影,总能在细腻的感情中为人动容,《幸运是我》将镜头聚焦于平凡的香港市井之中,用两个陌生人的意外邂逅,在一段真挚的羁绊中,不仅将亲情酝酿升华,营造了关乎陪伴的美好,更以其所聚焦的病症,彰显着一份厚重的人文关怀。
“幸运”是这部电影的契机,因为幸运失去母亲来港寻父又不被接纳的少年阿旭邂逅了孤独的老人芬姨,也是因为幸运初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日益严重的芬姨偶遇了心地善良的阿旭,这两个本自陌生,阴差阳错在一起的房东与房客,他们的关系却在琐碎的生活中,透过演员出色的功底,情绪不断在日常中的累积叠加,使那源于陌生人之间的情感,凝结成了一种一如母子间的亲情羁绊。
惠英红饰演的芬姨是电影的画龙点睛之笔,她将一个倔强善良,刀子嘴豆腐心的婆婆形象演绎的质朴而真实,在诸多细节的呈现上,她很好的演绎出了这个孤独老人情感上脆弱却硬撑坚强的一面,而在几场催泪的感情戏中,对演员爆发力的苛求,作为一个老戏骨她亦也能将那种难以言状的真实跃然光影,其精湛的演技形成了电影真挚的情感共鸣,熬出了一碗醇香浓郁的心灵鸡汤。
相较于老演员惠英红演技的出彩,罗耀辉的指导并不出众,言简意赅的说,这个故事显得太散了,电影在很多支线上赘述了太多的时间,辅线的喧宾夺主,使芬姨这一人物形象并没有真正的深入着点,而电影中少年阿旭的线索,虽也有着情感的刻画,但相比惠英红中以行云流水的情感表现,陈家乐的演技只是显得中规中矩,而在结局的处理上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有着一种不知该如何对这段陌生人间衍生的亲情怎样收尾的无力感。
诚然《幸运是我》并不是一部完美的佳作,但这确是一部拉近人与人距离的电影,那以幸运为名所打破社会隔阂的冷漠,让生活变的斑斓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