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镇在贵州哪个市?
镇远古镇并不是在贵州的某个市,而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下辖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 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镇远古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机场、湖南芷江机场和贵阳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和270公里。 县境东界湖南新晃,南临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三十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简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16个县市,州府凯里市。 全州辖凯里1市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15县,凯里、炉碧、金钟、洛贯、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7个街道,94个镇,110个乡(其中17个民族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镇远古镇,百度百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镇远古镇在贵州哪个市
镇远古镇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下辖镇,位于长江水系上游和贵州东南部,处于贵州高原东部武陵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 镇远古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机场、湖南芷江机场和贵阳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和270公里。 镇远古镇历史沿革 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 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十一月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为镇远之名的开始。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 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改沿边溪洞招讨司为总管府,至正二年(公元1365年)为府。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为州,永乐十一年(公元1412年)为镇远府,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革镇远州,弘治十一年(公元1446年)置镇远县,隶镇远府,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镇远卫。
镇远古镇旅游攻略一日游
镇远古镇旅游一日游可以去青龙洞古建筑群、傅家大院、和平村等地。 1、青龙洞古建筑群 该建筑群位于古镇的中和山一侧,由祝圣桥、青龙洞、万寿宫、紫阳书院、香炉岩和中禅院6部分建筑组成,其规模宏大,构造精巧,是镇远极具旅游观赏价值的名胜古迹。 2、傅家大院 傅家大院又叫“良弼名家”,修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当时辅佐君王的良臣官宅,由傅家传人居住至今,是镇远唯一一座,由自己祖辈代代相传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宅。 3、和平村 和平村的外侧被砖墙围了起来,里面的建筑群最早是晚清时期镇远的总兵署衙门,到了民国初期,被改成了贵州的第二模范监狱,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成了国民政府第二日俘收容所。现在,和平村也是镇远的红色旅游景点。 青龙洞古建筑群历史地位介绍: 青龙洞还把儒、释(佛)、道三教融汇在一起,既有道教道观、庙堂、佛教的佛殿经楼,也有儒家的书院、考祠。各教建筑之间也十分和谐协调。相传明太祖朱元璋钦扬封号的云游道人张三丰(又称邋遢仙人)曾修炼于中元洞内。至今还留有他下榻的仙人床、包袱、雨伞和炼丹炉(均系钟乳石凝聚而成的形状)。 张三丰认为,儒、释、道三教,创始人虽然不同,然学说都称之为道,目的都是为了克己利人,是相同的。北宋道士张紫阳和清代道士王重阳都说儒、释、道“教虽分三,道乃归一”。看到青龙洞老君(即,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李聃)殿和圣人(即儒教创始人孔子)殿以及佛教的观音殿、玉皇阁等修在一起也就不觉得惊奇了。 整个建筑群重重叠叠参差不齐,纵横有致,远观青龙洞,如临海市蜃楼,蓬莱仙岛。为江南汉的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绝妙典范。有“西南悬空寺”之称,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远古镇有哪些必去的景点?
镇远古镇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这里保存着大量完好的古建筑。许多令人惊叹和壮观的景色充斥着整条街道,近年来商业氛围相当浓郁,仍然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当你到达山的高度时,你站在堡垒的了望塔上。蜿蜒的洋河就像把古城一分为二。优美的流线和依山而建的房屋分布,自然形成了太极八卦的布局。远眺,一望无际的绿色峰峦高耸,与洋河的柔情相得益彰。石屏山俯瞰镇远。这一幕不禁让我想知道镇远孕育了什么灿烂的文化。古桥、书院、古寺从山顶回到陆地,我在镇上闲逛。贵州水资源丰富,所以桥成为两岸最美的连接。这里的人们不仅将桥梁视为交通设施,还将其视为这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之间的必经之路。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工匠建造了无数的桥梁。有些桥是用来散步的,有些是用来祈祷的。客栈老板说这里还有一座“秋子桥”用来祈福。如果一些村民多年没有子女,他们会在老人的指导下,在山川和溪流之间架起一座小小的“秋子桥”。如果是木桥,材料一定是结果实的树,意思是“生生不息”。如果是石桥,需要石头的是舅舅家,上面刻了四行字表示尊敬。这些悠久有趣的民俗,是镇远人对繁华的向往。推开客栈房间的窗户,可以看到镇远最重要也是最漂亮的桥,青石砌成的——朱升桥。其形制古朴,七圆桥洞自明代以来经历了数次山洪的洗礼,直至雍正年间才得以完全恢复。当地人借此机会庆祝康熙的生日,因此“朱升桥”一词一直流传至今。一端连着石屏山,另一端连着青龙洞古建筑群。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龙洞寺、中远禅寺、紫阳书院等古建筑依山傍水矗立在人们眼前。最吸引我的是紫阳书院。很难想象书院这种始于唐代,盛于宋代的民间教育机构会在贵州各大城市如此盛行。据说明朝推行让礼教入民的思想,在黔中办学蔚然成风。光贞元有十所书院。用文化和教育团结各族人民,是古代镇远有识之士智慧的结晶。这所学校建在悬崖上,是为了纪念紫阳的老师朱而命名的。它由几个木制建筑组成,人们必须仰视才能看到全景。湿漉漉的山崖缝隙里,一抹鲜绿色像瀑布一样挂着。迎风起舞的绞股蓝与古树青藤相映成趣。它不仅是这里的本土植物,也是当地人广泛使用的健康食品。山隐隐,树无声。这场景和中原的书院太不一样了。它不同于常规大气的风格。紫阳书院矗立在悬崖上,与森林和微风相伴。大门在两个小石山之间,贤者堂建在小石山和悬崖之间的洼地里。受山崖限制,屋顶无法达到传统建筑结构中的中轴线对称。我去参观的时候,经常会紧紧握住把手,爬上斜梯,就像古代的学者一样。青龙洞内有许多灵活的建筑。外表看起来是传统的汉族建筑,但建造时却借鉴了苗寨、侗寨的吊脚楼原理。登上最高的玉皇阁,全镇尽收眼底。一条弯弯曲曲的绿水环绕着邻水人家,保护着岁月,滋润着古镇。镇远虽然面向游客,但生活气息丝毫不减。古道上满是店铺,黑白马头,堤岸围墙,高高飞檐。工匠出售当地的土特产走进狭长幽深的古巷道,油绿色的青苔和红色的野花从砖缝中冒出。青石已经被人踩坏了。步数单数,与传统文化中的“阳数”一致。巷子里有一口乾隆年间修建的方井。传说有一对要私奔的恋人相信这里有菩萨,在这里对天发誓。时至今日,井里的清水还在。井边平台上供奉着一尊红布小菩萨,行人如梭。有些人路过的时候会祈求爱情好运。我觉得这口古井不仅仅是一个浪漫的传说,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夏天人们把西瓜挂起来冰镇,或者用它泡黄豆,然后别出心裁地做出著名的镇远豆腐。我在四方井胡同深处与袁家的豆腐老板有过一次对话,他说:“古镇远非繁华,商贾云集,富者爱立牌坊。根据财力,牌坊可以分为不同的档次:——郭靖店、炸粑粑店、马甸店、豆腐店。豆腐坊排名倒数第六。”别看他的店,就在四合院的院子里摆了几张木桌和板凳。豆腐店虽小,却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坐下来,点了一碗豆腐牛肉面。雪白的豆腐闪着晶莹的光泽。老袁来了,在我的面上浇了一勺特制的辣酱,叫我趁热吃。我把豆花和辣面混合在一起。豆花香醇,没有豆腥味。入口即化。那一勺辣酱妙不可言,浓浓的香气弥漫在你的口中。随着黄昏的临近,游客们在洋河边观看日落。河水像一面镜子,反射着和平,谁也不愿意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