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古诗全文及翻译分别是?
《送灵澈上人》 作者:唐代诗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白话译文 苍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地传来黄昏的钟鸣声。 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 创作背景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 此诗共四句,前两句写灵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后两句写诗人目送灵澈上人辞别归去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以及诗人虽然失意却闲适淡泊的情怀。 全诗纯为写景,恍如图画,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赏析
送灵澈上人
[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这首小诗是唐代山水诗的佳作名篇。
竹林深处,黄昏中传来杳杳的暮色钟声。友人身背斗笠,在夕阳晚照下,独自走在悠长的归途,慢慢淡出诗人的视线之中。
这首诗就是一幅精美的画作,山水、人物、黄昏、夕阳,还有隐藏在画外的诗人。
当时刘长卿被贬闲居,灵澈icon还诗出无名,同是天涯失意人,一切尽在不言中。没有泪水,没有愁酒,更没有离别的叮咛和不舍,却表现出一种澹然悠远的意境,回味无穷。
送灵澈上人古诗拼音版
送灵澈上人拼音版本如下: cāng cāng zhú lín sì , yǎo yǎo zhōng shēng wǎn。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hè lì dài xié yáng ,qīng shān dú guī yuǎn。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 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 他戴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 作品简介与赏析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这两句是说作者眺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出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仿佛在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主要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这两句就是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送灵澈上人古诗拼音版
《送灵澈上人》古诗拼音版如下: 【cāng cāng zhú lín sì ,yǎo yǎo zhōng shēng wǎn 。】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hé lì dài xié yáng ,qīng shān dú guī yuǎn 。】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出处:唐代·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译文: 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 他戴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赏析: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