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宝马为什么不参加f1
- 2,宝马为什么要退出F1
- 3,费斯切拉去哪了?????
- 4,给我一些费斯切拉的资料吧
- 5,F1 赛车史上有哪些经典的超车?都是什么战术?
- 6,F1 赛事中出现过哪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战术?
- 7,急!2003年的F1巴西站,莱科宁根据赛会的仲裁把手里的冠军奖杯交给了费斯切拉!
- 8,求救!!2003巴西站发生了什么?
- 9,F1历史上最厉害的车手是谁
- 10,08年F1车手具体资料(图片)
- 11,求2006年F1所有车手与车队拜托了各位 谢谢
- 12,哪位2006赛季F1的车队和车手排行榜?
- 13,F1历史上都出现过哪些大逆转的剧情?
- 14,历史上F1的逆转
- 15,舒马赫从最后一位发车得到冠军的是哪一站
- 16,舒马赫最后一个分站赛冠军是在哪里?
1,宝马为什么不参加f1
宝马为什么不参加f1?由于宝马计划将投入f1赛事的资源用于开发全新的动力总成,也就是宝马的新能源汽车,所以宝马在2009年退出f1是很自然的事情。
截至2019年8月,市场上的宝马新能源车为I系,包括i3和i8,下面详细讲解。
1.宝马i3:
宝马i3是宝马车辆生产的纯电动微型车,售价区间为33.98万-40.58万元。2019款宝马i3采用170马力电机,最大功率124kw,最大功率250nm。
驱动形式方面,2019款宝马i3采用了后置后驱的形式。
悬架类型方面,2019款宝马i3的前悬架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为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2.宝马i8:
宝马i8是宝马车辆生产的纯电动双座硬顶跑车,售价区间为179.8万-195.8万元。2019款宝马采用1.5升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最大马力231,电机最大马力143。
驾驶形式方面,2019款宝马i8采用中置四驱的形式,
悬架类型方面,2019款宝马i8的前悬架为独立双横臂悬架,后悬架为五连杆独立悬架。
2,宝马为什么要退出F1
因为宝马的赛车车队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薄弱环节使其举步维艰。赛季大部分时间里车队在困境中挣扎,无法取得理想成绩。宝马自从2009年退出F1,把赛车的重心转向FE赛事,在电动赛车领域非常有竞争力。 宝马集团负责赛车运动的马奎达德,曾对《Auto Bild》记者谈到宝马不参加F1的原因:“V6涡轮混合动力系统对民用车一点用处也没有。从工程技术的角度看,在F1取得的成就与这项技术与民用车没有关系。” 扩展资料: 宝马车队历史 2000赛季,迪尼兹继续留在车队效力,搭档则换成了米卡·萨洛。然而,始终与首场胜利无缘。 2001年,索伯更换了全部车手阵容。新车手中,一名是前普罗斯特车手尼克·海菲尔德。搭档的是刚刚进入F1的车手莱科宁。尽管许多人对这位年轻的芬兰人的能力报有疑虑,但显而易见的天才却在比赛中不断闪现,很快迈凯轮车队将之招入麾下。 2003赛季,车队用经验丰富的车手弗伦岑换下了马萨。2003年车队继续使用法拉利发动机,马萨将回到队里与费斯切拉搭档。两名队友之间可望展开激烈争夺,马萨渴望在18场比赛结束后让索伯确信没有任何理由弃他不用,而费斯切拉则希望通过优异表现打动法拉利。
3,费斯切拉去哪了?????
全 名: 吉安卡罗-费斯切拉
生 日: 1973年1月14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国 籍: 意大利
身 高: 1.70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蒙特卡罗
处子秀: 1996.3.10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
车 队: 雷诺
车 型: 雷诺R26
车 号: 2
现效力车队依然是法国雷诺
年度总冠军次数: 0
首次F1大奖赛: 1996年澳大利亚
首次登上领奖台: 1997年加拿大大奖赛
首次分站赛冠军: 2003年巴西大奖赛
首次杆位: 1998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160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159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100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13
F1大奖赛获取积分次数: 49
F1大奖赛退出次数: 60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2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2
F1大奖赛创最快圈速次数: 2
F1大奖赛首发夺冠次数: 1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174
1992 意大利三级方程式锦标赛第8名
1993 摩纳哥三级方程式大赛亚军
1994 意大利三级方程式锦标赛冠军
1995 米纳尔迪车队试车手
1996 为法拉利车队试车,代表米纳尔迪福特车队参赛8次后与乔丹车队签约
1997 比利时大奖赛亚军,年终积20分列车手排行榜第八
1998 加盟贝纳通车队,两次获得亚军,获得职业生涯第一个杆位。得16分列车手榜第九。
1999 加拿大大奖赛亚军,澳大利亚站第四,积13分列年终排名第九
2000 积18分列车手排行榜第6
2001 得8分列车手排名第11
2002 得7分列车手排名第11
2003 11分名列车手排名第12
2004 22分名列车手排名第10
2005 58分名列车手排名第5,
4,给我一些费斯切拉的资料吧
全 名: 吉安卡罗-费斯切拉
生 日: 1973年1月14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国 籍: 意大利
身 高: 1.70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蒙特卡罗
处子秀: 1996.3.10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
车 队: 印度力量
车 型: VJM01
车 号: 21
年度总冠军次数: 0
首次F1大奖赛: 1996年澳大利亚
首次登上领奖台: 1997年加拿大大奖赛
首次分站赛冠军: 2003年巴西大奖赛
首次杆位: 1998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195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195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130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18
F1大奖赛获取积分次数: 72
F1大奖赛退出次数: 65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3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3
F1大奖赛创最快圈速次数: 2
F1大奖赛首发夺冠次数: 2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27
职业生涯
1992 意大利三级方程式锦标赛第8名
1993 摩纳哥三级方程式大赛亚军
1994 意大利三级方程式锦标赛冠军
1995 米纳尔迪车队试车手
1996 为法拉利车队试车,代表米纳尔迪福特车队参赛8次后与乔丹车队签约
1997 比利时大奖赛亚军,年终积20分列车手排行榜第八
1998 加盟贝纳通车队,两次获得亚军,获得职业生涯第一个杆位。得16分列车手榜第九。
1999 加拿大大奖赛亚军,澳大利亚站第四,积13分列年终排名第九
2000 积18分列车手排行榜第6
2001 得8分列车手排名第11
2002 得7分列车手排名第11
2003 11分名列车手排名第12
2004 22分名列车手排名第10
2005 58分名列车手排名第5,
2006 72分名列车手排名第4,
2007 效力雷诺F1车队的最后一个赛季,以72分名列年度车手积分榜第4位。
5,F1 赛车史上有哪些经典的超车?都是什么战术?
超车技术一般就是卡内线的技术,就是占据内线,延迟刹车,达到超车的目的,但是,不好的结果就是出弯的速度慢,还有可能被人家反超。这个就比较考验赛车手的技术了,超车技术一流的阿隆索和车身舒马赫。经典的案例就是12年巴西站的,大家愿意的话,可以去看一下,那个卡内线的技术,绝对是经典,要是想要成为一代车手,不学好这些,那就算了吧!我就算了! 还有一个就是走外线。在中高速弯的时候,后车占据最佳行车路线,压迫被超车减速,达到超车的目的。这个在05年的日本站,阿隆索以300公里左右的速度,超越了舒马赫,采用的就是这个技术,这个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就看是谁在使用。据说这些顶级车手,这些过弯的技术都玩得很溜。我们这些外行是可以解说的,无法上战场实施,我们现在的水准连纸上谈兵的赵括都不如。 还有一些就是利用团队的力量来压制对手的,这些就不介绍了吧,跟选手的个人素质没有什么关系,纯粹就是为了赢而做出的应对策略而已。我觉得F1更多的是个人展示的舞台,而不是篮球或者是足球那样团队展示的,当然,这个是我个人的想法,跟专业的人士有很大的差别。千万别信我的,信了就上当了,因为我是一个外行。 F1赛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中国来,到了中国以后,一定去看看,看看人家的技术是怎么做到的,学习一下人家先进的经验,回来好吹牛,你觉得怎么样?
6,F1 赛事中出现过哪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战术?
使用了较轻燃料,轻油战术。F1一直是精彩的,在比赛中,普利司通和米其林品牌的竞争与此有关。司机可以把汽车推到驾驶极限,使用较轻的燃料,而且不会经常发生轮胎故障。而且还不用经常的轮胎保护,巡航和节省燃料。那些年雷诺在F1中崛起,挑战了法拉利作为王者的地位,预选当时雷诺车队的阿隆索赢得了杆位,舒马赫排在第二位。 开始时,阿隆索保护了最高的位置,在那几年雷诺的比赛中使用的广角角引擎,明确了在法国这样的中速曲线赛道上的过曲线和环绕优势,在整个赛季也是法拉利这支冠军队的有力对手。比赛进入第29圈,舒马赫进入了第二个站台。 第31圈,舒马赫创造了最快速度1分15秒479,第32周又更新了1分15秒377,超过了进入站台后出现的阿伦索,实现了战术追赶,并很快扩大了优势。舒马赫继续扩大领先,阿隆索的时间差距扩大到超过20秒后,第三站,并继续取得最快的一圈速度。 在这个时候,阿隆索的球队甚至放弃了追赶。但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人指望舒马赫会用轻油战术,跑得越来越快来填补差距,而每个人都希望用第四种加油方法来加油,在此之前,F1车队从未进行过四次进场。由于法国站相对较短,法拉利的智囊团大胆创新了四次,离开后仍然领先于阿隆索。在这场战役之后,战术大师罗斯布朗承认,教练托德和舒马赫共同建立了法拉利的全盛期。
7,急!2003年的F1巴西站,莱科宁根据赛会的仲裁把手里的冠军奖杯交给了费斯切拉!
这场比赛由于韦伯引起的事故而由赛会出示红旗提前结束,按照规则,比赛的排名由红旗前两圈的名次来确定,当时赛会认为出示红旗的时候是55圈,最初公布的成绩是53圈的成绩,但是赛后调查显示,由于记录错误,实际上费斯切拉已经压过终点线进入56圈,所以最终成绩是以54圈为准的,而54圈的成绩是费斯切拉排名第一,因此有了更改冠军的一幕
8,求救!!2003巴西站发生了什么?
2005年国际汽联判定乔丹车队车手费斯切拉夺得冠军,这也是这位意大利人职业生涯第一次夺得分站赛冠军。 国际汽联在巴黎总部重新召集巴西站所有工作人员,召开了一次听证会。经过一小时的研究,国际汽联宣布上周日的比赛结果作废,并裁定乔丹车队的费斯切拉才是真正的冠军。巴西站工作人员承认,当时在计算圈数和时间的时候出现了误差。因为赛会是在第55圈的时候决定终止比赛,按照规则,最后成绩将按照第53圈时的排名来计。可是乔丹车队认为在比赛终止前,费斯切拉已经开始了第56圈的比赛,所以比赛成绩应该以第54圈的排名来算,而费斯切拉在第54圈结束前已经超越莱科宁.经过巴西站工作人员的证实和比赛计数器显示,终止比赛时费斯切拉的确已经开始第56圈的比赛,所以乔丹车队的申诉有效,费斯切拉确实应该是本站比赛冠军。这样,莱科宁还没有捂热的冠军奖杯就要拱手让出。同时,费斯切拉的积分将增加两分,而莱科宁将减少两分。其他选手和车队的排名和积分不受此影响。
9,F1历史上最厉害的车手是谁
迈克尔·舒马赫,1969年1月3日出生于许尔特,德国一级方程式赛车车手,现代最伟大的F1车手之一,在他头16年的职业生涯中,几乎刷新了每一项纪录,总共赢得7次总冠军。
舒马赫几乎打破了F1的所有记录。
年度车手总冠军:7次(1994年、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第二名为胡安·曼纽·方吉奥5次)
连续夺得年度总冠军次数:5次(2000年至2004年)
分站冠军次数:91次(第二名为普罗斯特51次)
杆位次数:69次(前纪录埃尔顿·塞纳65次)
F1生涯总积分:1441分(第二名为普罗斯特798分)
单赛季最多分站冠军次数:13次(2004赛季)
单赛季连续获胜场次:7场(2004赛季)
登上领奖台次数:154次(第二名为普罗斯特106次)
比赛最快圈速次数:76次(第二名为普罗斯特41次)
单赛季个人最多积分:148分(2004赛季)[满分180分]
在同一赛道夺得分站冠军次数最多:8次(1994、1995、1997、1998、2001、2002、2004、2006)法国马格尼库斯赛道
上演“帽子戏法”次数(在同一比赛同时获得杆位、跑出单圈最快、夺得冠军):22次
连续在分站赛上得分次数:2001年至2003年期间24站比赛连续得分
连续在分站赛上登上领奖台次数:2001至2002年期间连续19站
历史上唯一一个曾经在一年的各个分站赛中全部进入前三名的车手:2002赛季
年度车手积分榜上跟亚军差距最大的一次:2002年领先67分夺得冠军(第二名为法拉利车队的队友巴里切罗)
在赛季过程中最早锁定年度总冠军:2002年离赛季结束还有6站时已经卫冕
迈克尔·舒马赫跟前队友巴里切罗还是历史上并肩夺得分站赛前两名最多的队友:两人曾经24次登上领奖台最高的一二位。
10,08年F1车手具体资料(图片)
法拉利
全 名: 吉米-莱科宁
生 日: 1979年10月17日
出生地: 芬兰,拉皮兰塔
国 籍: 芬兰
身 高: 1.75米
体 重: 71公斤
常驻地: 瑞士
处子秀: 2001年澳大利亚站
婚 姻: 已婚 妻子詹妮-达赫尔曼
车 队: 法拉利
车 型: 法拉利F2008
车 号: 1
辉煌战绩
年度总冠军次数: 1
首次F1大奖赛: 2001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首次登上领奖台: 2002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首次分站赛冠军: 2003年马来西亚大奖赛
首次杆位: 2003年欧洲大奖赛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122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122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83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48
F1大奖赛获取积分次数: 73
F1大奖赛退出次数: 39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15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14
F1大奖赛创最快圈速次数: 25
F1大奖赛首发夺冠次数: 5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456
全 名: 菲利普-马萨
生 日: 1981年4月25日
出生地: 巴西圣保罗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66米
体 重: 59公斤
常驻地: 巴西圣保罗
处子秀: 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
车 队: 法拉利
车 型: 法拉利F2008
车 号: 2
辉煌战绩
年度总冠军次数: 0
首次F1大奖赛: 2002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首次登上领奖台: 2006年欧洲大奖赛
首次分站赛冠军: 2006年土耳其大奖赛
首次杆位: 2006年土耳其大奖赛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88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88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69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17
F1大奖赛获取积分次数: 39
F1大奖赛退出次数: 19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5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9
F1大奖赛创最快圈速次数: 7
F1大奖赛首发夺冠次数: 5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201
宝马-索伯
全 名: 尼克-海德菲尔德
生 日: 1977年5月10日
出生地: 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5米
体 重: 70kg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2000.3.12
婚 姻: 已婚
车 队: 宝马-索伯
车 型: 宝马-索伯F1.08
车 号: 3
辉煌战绩
年度总冠军次数: 0
首次F1大奖赛: 2000年澳大利亚GP
首次登上领奖台: 2001年巴西大奖赛
首次分站赛冠军: 无
首次杆位: 2005年欧洲站纽博格林赛道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133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133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92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7
F1大奖赛获取积分次数: 45
F1大奖赛退出次数: 42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0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1
F1大奖赛创最快圈速次数: 0
F1大奖赛首发夺冠次数: 0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140
全 名: 罗伯特-库比卡
生 日: 1984.12.4
出生地: 波兰克拉科夫
国 籍: 波兰
常驻地: 克拉科夫
身 高: 1米84
体 重: 73公斤
处子秀: 2006.8.6匈牙利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宝马-索伯
车 型: 宝马-索伯F1.08
车 号: 4
辉煌战绩
首次F1大奖赛: 2006年8月6日匈牙利GP
首次登上领奖台: 2006年意大利GP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22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22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19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1
F1大奖赛获取积分次数: 12
F1大奖赛退出次数: 3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45
雷诺
全 名: 费尔南多-阿隆索
生 日: 1981年7月28日
出生地: 西班牙奥维耶多
国 籍: 西班牙
身 高: 1.71
体 重: 68KG
常驻地: 瑞士代堡
处子秀: 2001.3.4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
车 队: 雷诺
车 型: R28
车 号: 5
辉煌战绩
年度总冠军次数: 2次(2005、2006)
首次F1大奖赛: 2001年澳大利亚
首次登上领奖台: 2003年马来西亚大奖赛
首次分站赛冠军: 2003年匈牙利大奖赛
首次杆位: 2003年马来西亚大奖赛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105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105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81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49
F1大奖赛获取积分次数: 71
F1大奖赛退出次数: 24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19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18
F1大奖赛创最快圈速次数: 10
F1大奖赛首发夺冠次数: 11
F1首发夺冠单圈最快次数: 3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490
全 名: 尼尔森-小皮奎特
生 日: 1985年7月25日
出生地: 德国海德尔堡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77
体 重: 70KG
常驻地: 英国
处子秀: 2008.3.16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雷诺
车 型: R28
车 号: 6
辉煌战绩
年度总冠军次数: 0次
首次F1大奖赛: 2008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0次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0次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0次
11,求2006年F1所有车手与车队拜托了各位 谢谢
雷诺(Renault) 第一车手: 阿隆索 第二车手: 费斯切拉 试车手: 科瓦莱宁 蒙塔吉尼 迈凯轮(McLaren) 第一车手: 雷克南 第二车手: 蒙托亚 试车手: 德-拉-罗萨 帕菲特 法拉利(Ferrari) 第一车手: 迈克尔-舒马赫 第二车手: 菲利普-马萨 试车手: 巴多尔 吉尼 丰田(Toyota) 第一车手: 拉尔夫-舒马赫 第二车手: 特鲁利 试车手: 宗塔、潘尼斯 威廉姆斯(Williams) 第一车手: 马克-韦伯 第二车手: 尼科-罗斯博格 试车手: 伍尔兹、卡斯基延 本田(Honda) 第一车手: 简森-巴顿 第二车手: 巴里切罗 试车手: 安东尼-戴维森、恩里克-伯诺尔蒂 红牛(RedBullf1) 第一车手: 大卫-库特哈德(英国) 第二车手: 克里斯蒂安-克莱恩(奥地利) 试车手: 弗兰克-多恩波斯(荷兰) 宝马-索伯(bmw) 第一车手: 尼克-海德菲尔德(德国) 第二车手: 雅克-维伦纽夫(加拿大) 试车手: 罗伯特-库比卡(波兰) 米德兰(mf1) 第一车手: 克里斯蒂安-阿尔博斯(荷兰) 第二车手: 提亚戈-蒙泰罗(葡萄牙) 试车手: 温克霍克(德国)、苏蒂尔(德国)、蒙迪尼(意大利)
12,哪位2006赛季F1的车队和车手排行榜?
名次 车手 国籍 车队 轮胎 积分
1 阿隆索 西班牙 雷诺 米其林 134
2 迈-舒马赫 德国 法拉利 普利司通 121
3 马萨 巴西 法拉利 普利司通 80
4 费斯切拉 意大利 雷诺 米其林 72
5 雷克南 芬兰 迈凯轮 米其林 65
6 巴顿 英国 本田 米其林 56
7 巴里切罗 巴西 本田 米其林 30
8 蒙托亚 哥伦比亚 迈凯轮 米其林 26
9 海德菲尔德 德国 宝马-索伯 米其林 23
10 拉尔夫-舒马赫 德国 丰田 普利司通 20
11 罗萨 西班牙 迈凯轮 米其林 19
12 特鲁利 意大利 丰田 普利司通 15
13 库特哈德 英国 红牛 米其林 14
14 维伦纽夫 加拿大 宝马-索伯 米其林 7
14 韦伯 澳大利亚 威廉姆斯 普利司通 7
16 库比卡 波兰 宝马-索伯 米其林 6
17 尼科-罗斯博格 德国 威廉姆斯 普利司通 4
18 克莱恩 奥地利 红牛 米其林 2
19 里尤兹 意大利 红牛二队 米其林 1
20 蒙塔吉尼 法国 超级亚久里 普利司通 0
21 斯皮德 美国 红牛二队 米其林 0
22 井出有治 日本 超级亚久里 普利司通 0
名次 车队 轮胎 积分
1 雷诺 米其林 206
2 法拉利 普利司通 201
3 迈凯轮 米其林 110
4 本田 米其林 86
5 宝马-索伯 米其林 36
6 丰田 普利司通 35
7 红牛 米其林 16
8 威廉姆斯 普利司通 11
9 红牛二队 米其林 1
10 超级亚久里 普利司通 0
11 米德兰 普利司通 0
13,F1历史上都出现过哪些大逆转的剧情?
在F1的赛季史上,称得上惊天逆转的赛季,其实一只手巴掌都能数的过来。F1本就刺激,而赛场上瞬息万变扣人心弦的赛事,随时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意外戏码更是让车迷们激动万分。这恐怕就是F1赛车无尽魅力的所在了吧。举几个例子:1976 赛季——亨特逆转劳达、1986 赛季——普罗斯特逆转曼塞尔。但是,历史最强逆转,2007年赛季必须要有名字! Kimi 逆转汉密尔顿,这绝对是F1历史上的经典! 因为这个赛季距离的时间不算远,并且当时争冠的这三位车手也都还活跃,所以这次惊天大逆转让众多车迷所熟知。2007年的赛季初,三位车手其实还是旗鼓相当的,但是在转战欧洲之后,新秀汉密尔顿却开始一路领跑,在比赛剩下最后两站的时候他已经领先了队友阿索隆12分,更与kimi的差距有17分之多。Kimi被两个对手远远抛离。但是,或许是自带主角光环吧,奇迹总会眷顾到他。 在还有两站的时候,汉密尔顿领先Kimi17分,只要再得3分,他就可以确保冠军。倒数第二站时,汉密尔顿一度处于领先,但是!比赛中,他竟然在小弯道上滑进了沙坑里,即使推车也无济于事。导致退赛……最后一站Kimi冠军10分,汉密尔顿遭遇意外获得2分。让顶住压力的Kimi将积分缩小到7分的差距。而阿索隆更是追到了只剩下4分的差距。主角光环已经显现! 到了 巴西站收官战的时候,“奇迹”再次出现,并铸就F1诞生了一位新的世界冠军。这是时隔21年再次有三位车手共同争夺年度冠军。阿隆索因为被队友挡住,让慢三圈进站的kimi成功升至第一位,阿索隆只能屈居第三。而本来形势最好的汉密尔顿遭在遭遇了冲出赛道积分区,变速箱失灵等等意外后,从第18位硬是一辆一辆的超,杀红了眼,然而幸运女神并没有垂爱他,纵然使尽浑身解数也无力回天,最后仅仅追到第七位。迈凯伦的两位风云人物,眼睁睁的看着史上最大逆转在他们的身上发生了。Kimi成功以1分反超,成为了F1赛车几十年史上最难以置信的一个世界冠军。
14,历史上F1的逆转
●1950年 F1元年的车手世界冠军就是在最后一战诞生,方吉奥(27分)、法吉奥尼(24分)、法里纳(22分)分列车手积分榜前三位,最终领先的方吉奥和法吉奥尼都没有完成比赛,法里纳夺冠并一举成为F1第一个车手世界冠军得主。
●1951年 连续第二年需要在最后一战定江山,阿斯卡里(25分)、方吉奥(22分)、冈萨雷斯(18分)赛前占据前三位,笑到最后的是方吉奥,阿斯卡里的退出让夺冠的阿根廷人完成逆转。
●1956年 方吉奥(30分)、科林斯(22分)、贝布拉(22分)又将冠军悬念留到最后一战,虽然方吉奥没有完赛,但其余两人也没有取得足够分数,冠军仍属于方吉奥。
●1959年 故事的主角变成了杰克·布拉汉姆,澳大利亚人最后一战前以31分领先诸雄,追赶者莫斯(25分)和布鲁克斯(23分)虎视眈眈。布拉汉姆最后一战一分未得,而对手也没能实现反超。
●1964年 格兰汉姆·希尔手握39分进入最后一战,紧随其后的是苏蒂斯(34分)和吉米·克拉克(30分)。老希尔最后一战退赛,而苏蒂斯取得亚军,从而以40分加冕世界冠军。
●1968年 格兰汉姆·希尔又一次领先进入最后一战,当时他以39分领先杰克·斯图瓦特(36分)和赫尔姆(33分)。这次老希尔没有出错,最后一站夺冠从而登顶。
●1974年 菲蒂帕尔迪和莱戈佐尼最后一站前同以52分并列榜首,前者分站夺冠次数多而占先,而塞科特(45分)同样具备夺冠可能。最后一站菲蒂帕尔迪只取得3分,不过两个竞争对手1分未得,成就了巴西人的世界冠军伟业。
●1981年 总决赛之前,路特曼(49分)、皮盖(48分)、拉斐特(43分)难分高下,而皮盖最终后来居上。
●1983年 还是皮盖,巴西人在最后一战前以55分处于积分榜第二位,前有堵截普罗斯特(57分),后有追兵阿努克斯(49分)。皮盖又一次鸿运当头——虽然最后一战他只取得第三拿到4分,但两个竞争者更惨,空手而归,皮盖梅开二度。
●1986年 皮盖又一次跻身最后一战的三国演义,当时他与普罗斯特同积63分,巴西人因为分站夺冠次数多而位于第二,领先者是英国车手曼塞尔(70分)。结果,不幸的曼塞尔在最后一站退赛,皮盖取得了亚军,被折桂的普罗斯特强压一头。
纽博格林的雨战,以阿隆索击败马萨夺冠告终。但是在比赛过后,却留下了一些疑问,内容主要围绕阿隆索的逆转过程。查看比赛数据可以发现,阿隆索第二次进站和第三次进站之后的车况,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二次进站之后,他被马萨越拉越大,但是在第三次进站之后,西班牙人很快将差距缩小。直至第四次进站后火速将马萨超越。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大的起伏呢?下面我们将对此展开分析,希望对车迷了解比赛,有所帮助。 阿隆索与马萨进站时间统计表(第N圈)
进站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阿隆索 1 12 37 53
马萨 1 12 38 53
阿隆索第二次进站前翼调节失败 导致转向不足
欧洲的比赛在第8圈正式恢复,但是真正的冠军较量却始于第12圈——阿隆索和马萨于同一圈进站开始。当时由于赛道已经变干,因此大家都决定改用干胎,在该圈进站的车手多达10位。
但是观察下面的数据列表可以发现,阿隆索从那一圈开始,每一圈的圈速都要比马萨慢。第12圈还只落后马萨0.497秒,到第37圈第三次进站前,已经被拉大到8.444秒之多(第36圈)。关于背后的原因,领队朗-丹尼斯给出了解释。“阿隆索在第二次进站换用干胎时,由于前翼调整工具的问题,导致调节失败,使得他在第二节的比赛中, 赛车出现了严重的转向不足。”丹尼斯说道。顺便提一下,莱科宁在该阶段很快追近阿隆索,无疑与此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次进站后,阿隆索与马萨相对位置统计(阿隆索被越甩越远)
第N圈 位置 车手 总成绩 位置 车手 落后
12 1. 马萨 48:19.262 2. 阿隆索 +0.497
13 3. 马萨 50:23.707 4. 阿隆索 +1.693
14 1. 马萨 52:00.260 2. 阿隆索 +2.103
15 1. 马萨 53:35.602 2. 阿隆索 +2.404
16 1. 马萨 55:10.963 2. 阿隆索 +2.461
17 1. 马萨 56:45.896 2. 阿隆索 +2.457
18 1. 马萨 58:20.819 2. 阿隆索 +2.581
19 1. 马萨 59:56.154 2. 阿隆索 +2.100
21 1. 马萨 1h03:04.947 2. 阿隆索 +2.705
22 1. 马萨 1h04:38.679 2. 阿隆索 +3.436
23 1. 马萨 1h06:12.488 2. 阿隆索 +4.037
24 1. 马萨 1h07:46.266 2. 阿隆索 +4.424
25 1. 马萨 1h09:20.142 2. 阿隆索 +4.850
26 1. 马萨 1h10:54.064 2. 阿隆索 +5.024
27 1. 马萨 1h12:27.714 2. 阿隆索 +5.292
28 1. 马萨 1h14:01.354 2. 阿隆索 +5.944
29 1. 马萨 1h15:35.125 2. 阿隆索 +6.304
30 1. 马萨 1h17:08.476 2. 阿隆索 +7.175
31 1. 马萨 1h18:42.146 2. 阿隆索 +7.389
32 1. 马萨 1h20:15.675 2. 阿隆索 +7.432
33 1. 马萨 1h21:48.840 2. 阿隆索 +7.765
34 1. 马萨 1h23:21.693 2. 阿隆索 +8.301
35 1. 马萨 1h24:54.854 2. 阿隆索 +8.371
36 1. 马萨 1h26:28.248 2. 阿隆索 +8.444
第二次进站后,阿隆索与马萨圈速对比(马萨总体比阿隆索快)
第N圈 阿隆索 马萨
12 1:48.246 1:48.615
13 2:05.641 2:04.445
14 1:36.963 1:36.553
15 1:35.643 1:35.342
16 1:35.418 1:35.361
17 1:34.929 1:34.933
18 1:35.047 1:34.923
19 1:34.854 1:35.335
20 1:34.750 1:34.408
21 1:34.648 1:34.385
22 1:34.463 1:33.732
23 1:34.410 1:33.809
24 1:34.165 1:33.778
25 1:34.302 1:33.876
26 1:34.096 1:33.922
27 1:33.918 1:33.650
28 1:34.292 1:33.640
29 1:34.131 1:33.771
30 1:34.222 1:33.351
31 1:33.884 1:33.670
32 1:33.572 1:33.529
33 1:33.498 1:33.165
34 1:33.389 1:32.853
35 1:33.231 1:33.161
36 1:33.467 1:33.394
第三次进站实现正确调整 阿隆索步步追近马萨
但幸运的是,迈凯轮没有在接下来犯同样的错误,这是保证他们夺冠的关键。“不过还好,在他第三次进站时,我们对前翼做了正确了调整。从那时开始,他的速度便是梦幻般的。”丹尼斯接着说道。
如下表所示,阿隆索从第39圈两人(与马萨)均完成第二轮进站开始,将马萨的优势一点一点的吞噬。在13圈内,将差距从7.623秒缩小为4.942秒。考虑到法拉利的干地速度更快,能将劣势扭转是相当不易的。说法拉利的干地速度更快,并非猜测。根据赛会给出的官方数据统计,本站比赛的最快圈速是马萨在第34圈作出的1:32.853,阿隆索排在第二,是在第35圈跑出的1:33.231,两者相差0.378秒。莱科宁的最快圈速为第32圈作出的1:33.904,但是由于他在第34圈因为变速箱故障退出比赛(第33圈速度已开始减慢),因此无从知道在正常情况下最快圈速能达到多少,但肯定不会在马萨之下。因此法拉利的优势可能不只0.378秒。当然,在此也必须考虑之前的一点:那就是阿隆索的最快圈速,是在丹尼斯所说的赛车处于转向不足的状态下作出的。
第三次进站后,阿隆索与马萨相对位置统计(阿隆索逐渐追近)
第N圈 位置 车手 总成绩 位置 车手 落后
37 1. 马萨 1h28:02.242 2. 阿隆索 +11.496
38 1. 马萨 1h29:38.194 2. 阿隆索 +33.561
39 1. 马萨 1h31:38.306 2. 阿隆索 +7.623
40 1. 马萨 1h33:12.724 2. 阿隆索 +7.265
41 1. 马萨 1h34:47.018 2. 阿隆索 +6.882
42 1. 马萨 1h36:21.374 2. 阿隆索 +6.090
43 1. 马萨 1h37:55.086 2. 阿隆索 +6.335
44 1. 马萨 1h39:28.877 2. 阿隆索 +6.372
45 1. 马萨 1h41:02.916 2. 阿隆索 +5.944
46 1. 马萨 1h42:36.976 2. 阿隆索 +5.610
47 1. 马萨 1h44:11.359 2. 阿隆索 +4.983
48 1. 马萨 1h45:44.955 2. 阿隆索 +4.732
49 1. 马萨 1h47:18.590 2. 阿隆索 +4.683
50 1. 马萨 1h48:52.259 2. 阿隆索 +4.468
51 1. 马萨 1h50:25.840 2. 阿隆索 +4.846
52 1. 马萨 1h52:00.499 2. 阿隆索 +4.942
第三次进站后,阿隆索与马萨圈速对比(阿隆索总体比马萨快)
第N圈 阿隆索 马萨
37 1:37.046 1:33.994
38 1:58.017 1:35.952
39 1:34.174 2:00.112
40 1:34.060 1:34.418
41 1:33.911 1:34.294
42 1:33.564 1:34.356
43 1:33.957 1:33.712
44 1:33.828 1:33.791
45 1:33.611 1:34.039
46 1:33.726 1:34.060
47 1:33.756 1:34.383
48 1:33.345 1:33.596
49 1:33.586 1:33.635
50 1:33.454 1:33.669
51 1:33.959 1:33.581
52 1:34.755 1:34.659
马萨为何在最后阶段被阿隆索火速逆转?
比赛在进行到第52圈时,再次下雨。马萨和阿隆索于同一圈作出进站决定,换上中性胎。从这个时候开始,马萨仅存的优势几乎在瞬间化为乌有。
第四次进站后,阿隆索与马萨相对位置统计(马萨很快被阿隆索甩开)
第N圈 位置 车手 总成绩 位置 车手 落后
53 1. 马萨 1h53:48.862 2. 阿隆索 +3.489
54 1. 马萨 1h55:52.502 2. 阿隆索 +1.084
55 1. 马萨 1h57:41.073 2. 阿隆索 +0.116
56 1. 阿隆索 1h59:29.343 2. 马萨 +0.832
57 1. 阿隆索 2h01:14.818 2. 马萨 +2.485
58 1. 阿隆索 2h02:58.946 2. 马萨 +5.194
59 1. 阿隆索 2h04:42.522 2. 马萨 +7.931
60 1. 阿隆索 2h06:26.358 2. 马萨 +8.155
第52圈,两人入PIT的单圈耗时为1:46.910(阿隆索)和1:48.363(马萨),第54圈出场圈,阿隆索2:01.235,马萨2:03.640,仅仅这两圈之后。马萨的优势就只剩下1.084。接着阿隆索只用了不到两圈的时间,就将马萨超越。并很快将差距拉大,到比赛结束,已扩大到8.155秒,这一过程只有5圈。
第四次进站开始至比赛结束,阿隆索与马萨单圈速度统计
第N圈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阿隆索 1:46.910 2:01.235 1:47.603 1:48.154 1:45.475 1:44.128 1:43.576 1:43.836
马萨 1:48.363 2:03.640 1:48.571 1:49.102 1:47.128 1:46.837 1:46.313 1:44.060
F2007的湿地速度为何会突然间变得如此之慢呢?对此,法拉利车队给出的解释是换用中性胎出现振动,而且全队都保持着一致的口径。
“我的比赛非常强大,直至最后一场阵雨。当我换上雨胎之后。我立即感觉到振动,这使得赛车的平衡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马萨在比赛结束后说道。“我们拥有一辆在所有状况下都充满竞争力的赛车,但是最后一场雨剥夺了马萨的冠军,雨胎导致他的赛车剧烈振动”,法拉利赛道运作总监巴迪塞利(Luca Baldisserri)阐述了同样的原因。
对于法拉利的解释,并不能让所有的法拉利车迷满意。要知道在比赛的开始阶段(从第8圈~第12圈),同样是使用的中性胎,为什么当时轮胎就没有出现振动的问题呢?马萨为什么就能挡住阿隆索的进攻呢?本赛季11支车队的轮胎都由普利司通提供,再加上在同一场比赛中,赛车不可能有过大的调整,因此前后性能差异如此之大是很难理解的。在此,能够想到的解释是:要么阿隆索在初段没有打算超越?要么最后阶段的路况不同于初段?如果属于前者,那法拉利为何不曾提到F2007初段使用中性胎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还是想避开马萨不擅雨战这一话题。
北京时间10月22日凌晨,2007赛季F1大奖赛全年比赛在巴西英特拉格斯赛道落下帷幕,莱科宁获得冠军,马萨和阿隆索分列二三位。在车手总积分榜上,莱科宁上演惊天大逆转,以110分积分夺得个人的第一个年度车手冠军。迈凯轮两位车手同积109分,在获得冠军相同的情况下,汉密尔顿以获得第二名次数多从而排名第二,阿隆索获得第三。
在昨天的排位赛中,马萨凭借主场作战的优势获得杆位,汉密尔顿以0.1秒的劣势位居次席,莱科宁和阿隆索分列三四位。
比赛开始后,马萨切线发车挡住了汉密尔顿的赛车线,莱科宁乘机超越了汉密尔顿上升到第二,随后,第四发车的阿隆索也不客气地超越了汉密尔顿,之后汉密尔顿试图重新超越阿隆索未果,冲出了赛道,英国人掉到了第八的位置!但是汉密尔顿很快超越了特鲁利,上升到第七的位置。
15,舒马赫从最后一位发车得到冠军的是哪一站
舒马赫没有从最后一位发车拿过第一
在2006年的巴西站 舒马赫在第三节排位赛赛车出现了故障第十位发车比赛中 因超越费斯切拉时与其的后胎发生轻微碰撞 回到维修站处理之后 排名掉落至最后一位舒马赫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疯狂超车 最终获得第四名
2006年5月29日,F1摩纳哥站在蒙特卡洛赛道,从维修区起步的舒马赫非常勇猛,第75圈,他以1分15秒143刷新了单圈最快纪录,他从最后一位上升到第5位。
16,舒马赫最后一个分站赛冠军是在哪里?
姓名:迈克尔-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 昵称:舒米(Schumi) 国籍:德国(Germany) 出生地:德国纽布格森(Hurth-Hermulheim) 居住地:瑞士尼斯湖畔(Vufflens,Switzerland) 婚姻:已婚 身高:174cm 体重:75kg 爱好:足球,卡丁车,网球,游泳,滑雪 个人网站: www.michael-schumacher.de F1生涯:(该成绩截止至06赛季巴西分站) 参加F1分站次数:250 获得分站冠军:91 登上颁奖台次数:153 杆位:69 累计得分:1370 初次登场:1991年8月25日 第一次赢得分站冠军:1992年8月30日 获得年度总冠军次数:7 职业生涯: 1984年-德国少年卡丁车冠军 1985年-德国卡丁车赛少年组冠军,世界少年卡丁车赛亚军 1986年-德国青年卡丁车季军,欧洲卡丁赛亚军,欧洲卡丁车决赛季军 1987年-德国青年卡丁车冠军,欧洲卡丁赛亚军,欧洲卡丁车决赛冠军 1988年-德国卡丁车赛冠军,欧洲福特方程式亚军,德国福特方程式第6名 1989年-德国三级方程式亚军 1990年-德国F3锦标赛冠军 1991年-初次亮相F1赛场,并分别代表乔丹及贝纳通车队出赛。 1992年-完成F1赛季,获得车手总积分第3 1993年-取得52个积分列成绩第4 1994年-击败希尔夺得世界冠军 1995年-代表贝纳通车队再次夺得世界冠军 1996年-加盟法拉利车队初显车神本色,列总排名第3 1997年-参加F1比赛,虽然积分列第2,但被指故意下维伦纽夫相撞被取消成绩 1998年-参加F1比赛取得86个积分,但只能屈居第2 1999年-由于中途的比赛发生撞断脚的意外,最终只取得44分,列总成绩第4 2000年-为法拉利车队获得21年来首个车手总冠军,同时也赢得了车队总冠军 2001年-提前4站夺得车手总冠军,舒马赫因此写下光辉一页 2002年-本年度舒马赫记世人的焦点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的表演让人叹为观止,拿下第5次F1车手总冠军 2003年-在前几站发挥不理想,但随着F2003-GA 的推出,舒马赫再次证明了他才是当今的车神,成功第6次赢得车手总冠军。 2004年-继续代表法拉利出赛,毫无悬念地第7次夺得世界冠军。 2006年-在蒙扎赛道夺冠后,宣布2006赛季结束后退役。 2006年巴西站后退役。